帛家道
[b][size=12pt][font=华文楷体]简介: [/font][/size][/b][size=12pt][font=华文楷体]魏晋时的一个道派,是当时北方中原和江浙一带道士以帛和之名在民间俗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派广泛活动于北方及江浙一带。帛和,辽东(今属辽宁)人,一说为巴郡(今四川)人;据《水经注》,帛和肉身葬于靋水,碑刻“真人帛君之墓”。 [/font][/size]
[font=华文楷体] 帛和被葛洪列入《神仙传》,称为地仙,曾治愈当时名道于吉的病,并传授于吉《太平经》,似与太平道有一定关连;帛和又曾得《三皇天文大字》、《五岳真形图》、《神丹方》等,帛家道曾传《三皇内文》和《五岳真形图》。此外,帛家道与天师道也有联系。[/font]
[b][size=12pt][font=华文楷体]传承与影响 [/font][/size][/b]
[font=华文楷体][font=Times New Roman][size=12pt]帛家道于[/size][/font][size=12pt]东晋时向上层社会发展,南北朝时尚流行于江浙一带,对上清派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它后来逐渐衰绝,或同天师道及上清派逐步融合。 [/size][/font]
页:
[1]